船舶污染治理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今天,“沿着足迹看变化·春风又绿荆江岸”联合报道组来到了长江大保护“立规之地”湖北宜昌。通过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,宜昌助推中国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,让万里长江澎湃无限“绿能”。
位于宜昌船舶工业园的枝江江瑞船务有限公司里,1艘130米标准型甲醇-柴油双燃料动力集散两用船正在紧张施工。这是我国内河首艘使用甲醇燃料的集散两用船,将于今年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。与传统柴油船舶相比,它不仅运行成本低,还更绿色环保。
枝江江瑞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登攀:从实验数据来看,甲醇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相比于纯柴油动力船舶,一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96%,通过创新甲醇燃料供给技术,率先把甲醇燃料引入长江船舶,是助推长江航运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实践,不仅让长江航运实现净零排放成为可能,还能兼顾运营的经济性。
作为湖北省船舶制造产业四大基地之一,宜昌共有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19家。近年来,在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理念的指引下,宜昌积极与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,围绕绿色智能船舶的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配套等领域进行探索,取得多项突破。随着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船“长江三峡1”号、全国内河首艘氢能源公务船“三峡氢舟1”号等一批“宜昌造”新能源船舶相继在黄金水道扬帆远航,宜昌船舶制造产业正从传统走向绿色。
湖北省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朱汉洪:宜昌深入贯彻落实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从船舶工业园区的建设、船型设计和船舶建造方面给予10-100万的政策奖励,全力推动船舶产业的高端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。
今年以来,宜昌在建船舶已达150艘,其中三分之一为新能源船舶。为把长江黄金水道建成绿色航道,宜昌还启动实施了155艘公务船电动化更新替代三年行动,今年计划完成更新47艘。预计到2026年,当地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。
湖北省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朱汉洪:我们将牢固树立“两山”理念,重点围绕“园区、企业、政策、应用、服务”五个方面持续发力,不断优化产业生态,做强、做优绿色智能船舶产业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。